浙艺新闻

“浙艺青年说”——第五季师生理论大宣讲暨第三届十佳宣讲员大赛决赛举行

出处:宣传部(统战部)  文字:周传人  图片:蒋雪菲  编辑:黄思远  时间:2025-06-07
字体:放大 缩小

为庆祝建校70周年,更好地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把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融入主题宣讲,6月6日,“浙艺青年说”——第五季师生理论大宣讲暨第三届十佳宣讲员大赛决赛在新教学综合楼大报告厅举行。


IMG_9910.jpg


本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校属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协办。自今年3月活动启动以来,138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等多轮选拔,20组青年宣讲员脱颖而出,进入本届“十佳宣讲员”大赛决赛环节,登上宣讲台进行“浙艺青年说”。



“浙艺青年说,今天我来说……”活动现场,20组青年宣讲员依次上台,以各自不同的视角、特有的方式,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共同富裕和浙艺故事。



手工艺学院党总支的金语涵结合浙江象山的变革,生动解读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涵。舞蹈学院党总支的姚璐结合中国传统舞蹈《舞韵东方》,传达了“以舞为舟,载浙艺风华渡重洋”的理想。手工艺学院党总支的林维业从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切入,传达“做传统的守护人,当创新的摆渡者”的信念。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的何颖、陈洁、苏昱蒙呼吁大家关注、关心残疾人,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戏曲学院党总支的李运靖结合自己在美国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的志愿工作经历,以戏曲为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艺与教育学院党总支的俞晶晶、王柳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 再现了仙居、武义文化推介官合力推介地方文旅的场景。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的曹佳艺从“政治导师”“学习导师”“人生导师”三种角色入手,解读了“用思政匠心 育时代新人”的深刻内涵。戏曲学院党总支的杨茜讲述了三代戏曲人薪火相传的成长故事。手工艺学院党总支的杨之圣从自身经历出发,传达了“守卫物质家园,守护精神原乡”的初心。基础部附中联合党总支的项天歌呼吁“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号召浙艺学子在浙艺精神中寻找成长坐标。演艺与教育学院党总支的郑佳妮、陈姝言结合学校发展历程,将浙艺人以艺术为舟、以初心为帆的故事娓娓道来。设计学院党总支的朱程诚结合浙艺台前幕后的故事,歌颂了浙艺人的匠心与创新。舞蹈学院党总支的叶滢滢结合一段与信仰有关的舞蹈旅程,表达与信仰共舞、与祖国同频的使命。舞蹈学院党总支的谭雨旋从一名舞蹈老师的“浙艺答卷”入手,以自身经历讲述托举与传承的意义。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的赵泽杭从共和国的第一声播讲切入,呼吁浙艺学子“用声音传递信仰,以话筒赓续荣光”。演艺与教育学院党总支的王楚瑶从义乌市陇头朱村“稻虾轮作”项目切入,讲述了乡镇文化员“钳”住新密码、“义”起话共富的新时代故事。音乐学院党总支的宋珊瑚从《黄河大合唱》《黄河颂》两首歌切入,呼吁浙艺学子延续黄河血脉,传承浙艺精神。演艺与教育学院党总支的林芷伊讲述了温州鼓词蕴含在乡音里的文化传承与坚守。设计学院党总支的何晶分别从“溯源”“传承”“奋进”三个关键词入手,呼吁浙艺学子应传承浙艺精神,勇担时代使命。音乐学院党总支的沈昀从维护世界和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解读了中国话语的重要性,倡导“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



宣讲员们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讲,展现了青年师生的理论素养和宣讲才能,获得了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一名在现场观看宣讲的同学表示:“听了师生们精彩的宣讲让我感动,其中不仅有感人的故事,还有饱满的感情,让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礼。”


最终,由中国文化报浙江记者站站长徐继宏、潮新闻理论创新部主任周莉、“乔司好声音”省级宣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汪晓俊、浙江警察学院组织宣传处处长李建宁、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宣传统战部副部长 徐旻鹰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夏开堂,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沈军甫,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傅文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才办主任周应中组成的评审团进行现场评选。林维业、何颖、陈洁、苏昱蒙、俞晶晶、王柳词、杨茜、杨之圣、朱程诚、谭雨旋、王楚瑶、林芷伊、沈昀荣获第三届“十佳宣讲员”称号,金语涵、姚璐、李运靖、曹佳艺、项天歌、郑佳妮、陈姝言、叶滢滢、赵泽杭、宋珊瑚、何晶获得入围奖,李奕萱、胡馨尹等21名师生获得优胜奖。




2022年以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和擦亮青年理论宣讲“金名片”工作要求,以“浙艺青年说”师生理论大宣讲品牌创建为抓手,先后成功举办四季师生理论大宣讲活动和两届十佳宣讲员大赛,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宣讲工作机制、发现培养了一群优秀师生宣讲员、积累了一批理论宣讲精品,每年听一场理论宣讲已成为每位浙艺学子的必修课。

接下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将陆续开展“浙艺青年说”师生理论宣讲团培训班培训、启动开展“浙艺青年说”师生理论大宣讲等活动,继续让更多青年师生走上理论宣讲台,以青年话语、青年方式和青年力量,通过一个个以小见大、情真意切、鞭辟入里的感人故事阐述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浙江故事、唱响浙艺声音。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让文物点亮生活,2025浙江文创新品汇暨“浙艺好市”市集在我校启幕下一篇: